理性看待“本升专”
透过现象可以看到,不少变化正在发生。首先是职业教育正被重新定义。过去,专科被视作学历链条的末端;如今,它成了部分本科生主动选择的“第二站”。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从2022年试水招收30名本科毕业生,到2025年招生名额翻了4倍多,数字攀升的曲线,是市场需求的晴雨表。铁路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超越了传统专科培养的边界。这说明,一般专科生源已经无法满足高铁相关专业的素养要求。当技术迭代的速度跑赢课堂,职业教育以“精准对接行业”的优势,赢得了认可。
对学生而言,这是一场与自我的和解。一名研究生报名专科,不是盲目跟风;本科生放弃“学历光环”走进职校课堂,也非“自降身价”。他们中有人对原专业失望,有人在就业市场受挫,最终在职业技能教育中摸到新路的入口,是个人的理性选择。学历不是终点。这些所谓“回炉”的学生,实际是在重新校准人生坐标——从“我有什么学历”转向“我能创造什么价值”。
社会对人才的度量衡也在变。曾几何时,“白领优于蓝领”的观念根深蒂固。但如今,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学历与就业的强关联正被打破。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十年高职就业率持续高于普通高校平均值,而一些头部职业院校与大型国企的订单式培养,更让毕业生获得稳稳的幸福。这说明,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已是必然。
这样的双向奔赴,催生了教育生态的多元共生。青岛技师学院的“大学生技师班”办了15年,山东大学毕业生与高职生同堂学技工;广东一职校近两年吸引150多名本科生“回炉”考证书——这些碎片拼出一幅新图景:教育不是单向阶梯,而是纵横交错的路网。职业本科教育的崛起也是证明: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线飙至600分,比肩省内211高校。
最后,也要看到,“本升专”不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万能解药,也不是宣示职业教育的短板已经补齐了,诸如师资设备投入不足、专业设置同质化等问题,仍是制约发展的枷锁。但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人不必困在学历的茧房里,要看到社会正在奖励那些一手握理论、一手握扳手的人。
原标题:理性看待“本升专”
- 内地和港澳台未来教师共探AI时代教育共融与
- 理性看待“本升专”
- 高考选报什么专业 调查显示工学经济学理学
- 转给准大学生!3步Get录取通知书状态
- 教育部开展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
-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青海赛区选
- 常瑞雪同学,外交学院录取了!
- 收藏学术青春 “学子众阅馆(北京)”启用
-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空间太阳能电站”“国家
- “梦想教练计划”志愿者誓师 专家建言AI时
- 北京青少年“脱颖”培养系列夏令营开营 鼓
- 海南推动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
- 专家学者在沪聚焦智能技术与外语教育的融合
- 大学生们,这笔钱涨了!近期开始受理
- 谁在用“聪明药”赌未来
- 学习困难门诊为何一号难求
- 保研夏令营为何被叫停
-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庆百年华诞 百校携手筑产
- 食堂阿姨一句叮嘱“好好吃饭”,为何感动无
- 用茶水送服药物,到底是有效辅助还是暗藏风
- 青海首批本土产3D打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
-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用法与禁忌
- 肚子太大,到底该怎么减?
- 小心胃炎变胃癌!这份早期筛查和预防指南请
- 健康体检有了统一规范!京津冀协同发布质量
- 聚焦儿童先心病和近视防控 中国科协年会分
- 关注脊柱侧弯,让孩子挺直腰杆 | 科普时间
- 中国专家创新治疗范式 推动“细胞修复大脑
- 国家药监局:我国注册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