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来袭,这份避暑纳凉攻略请收好!
如何科学预防中暑?
孙蓉表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建议大家从“衣食住行”方面加以注意。
穿衣方面:尽量选择轻薄、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避免穿紧身、深色衣物,影响人体散热。外出时携带遮阳伞、遮阳帽等遮阳用品,涂抹防晒霜,避免在直射阳光下暴晒。
饮食方面: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出现脱水,因此要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饮水量,出汗多时,可以补充含盐分的电解质溶液。另外,可适量吃一些果蔬,如西瓜、西红柿、苦瓜等,还可以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食品。
起居方面:生活起居要规律,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设置室内空调温度,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感冒或中暑。
出行方面:高温天气要尽量减少室外劳作或户外活动,尤其是在日照强烈的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如有较长时间的出门旅游,建议备上防暑降温药物。
及时识别中暑信号
孙蓉介绍,根据症状程度不同,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头昏、全身疲乏无力、耳鸣、心悸、恶心、口渴、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轻度中暑症状:体温38℃以上,面色苍白泛潮红、皮肤灼热、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而快。
重症中暑症状:体温超40℃,皮肤干燥无汗、严重者昏倒或痉挛。
出现中暑征兆如何紧急救治?
孙蓉称,如果出现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尽快脱离高温高湿密闭的环境,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如果有条件、病情也不重,赶紧适量饮用一些清凉的饮料,比如淡盐水或含盐的功能性饮料,也可以拿凉毛巾擦一擦降温,以缓解症状。
常见的防暑药物包括藿香正气水、金银花颗粒、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药物各有特点,且大多为中成药、非处方药,大部分药店都可以买到,需要注意的是,对酒精过敏的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也不能与头孢类抗生素同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慢病患者防暑需做好4点
孙蓉强调,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发生中暑的风险更高。因此,慢病患者防暑建议做好以下4点:
1.及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需要服用利尿剂者,应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
2.减少运动。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若必须锻炼,尽可能安排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段。
3.适当补充电解质。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
4.保持联系。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 暑期来临 这份儿童青少年健康提示请收好
- 高温天来袭,这份避暑纳凉攻略请收好!
- 果蔬干竟是“热量刺客”?不要再被“健康零
- 补助标准99元/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
- 从三餐搭配到零食管理,这份儿童健康饮食指
- 干眼不是绝症,但需要医患协作终身管理——
- 中新健康|夏季肾结石高发 医生:跳绳可促
- 浙江未来医疗新图景:AI赋能,让健康更有温
- 《特应性皮炎365问》面世 为患者解疑释惑
- 第八届食品与健康国际会议福州举办 院士专
- 上海探索医疗与人文深度融合:癫痫患者有了
- 洪涝过后,这些消毒防护知识你必须知道!
- 夏季总鼻塞?警惕霉菌导致过敏性鼻炎
- 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
- “燃油宝”能凭空“变出”半箱油?动物油更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 身上这3个部位出现红血丝可能是疾病信号
- 孩子如何健康过暑假?专家来支招
-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
- 油腻大叔控糖60天变型男,控糖真的这么管用
- 中国西安医疗团队赴哈萨克斯坦培训“洋中医
- 中新健康丨喝咖啡的一个举动,或帮助降低死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屯留:设施农业助农
- 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 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将于7月1日出梅
- 全国大部地区未来一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羊肚菌登陆京津
- 明起,买卖所有药品都要扫“追溯码”!怎么
- 一位北京校长对内蒙古县城职业中学的3年改
- 贵州洪水退去 清淤、消杀等工作正加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