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节气与健康)
9月7日,我们迎来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谢皛介绍,白露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清晨时常见露水凝结,“白露”因此得名。中医认为,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以干燥为主要特征,燥邪易伤肺脏。因此,此时的养生重点在于防燥润肺、滋阴保暖,同时注意健脾益胃,以提高机体适应季节转换的能力。
谢皛提醒,在饮食方面,应遵循“减辛增酸”的原则,多食用滋润生津的食物。例如梨、蜂蜜、银耳、百合、芝麻和糯米等,还可选用沙参、麦冬、山药等药材煲汤,以润肺养阴。同时,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柑橘、葡萄,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此外,应尽量避免辛辣、烧烤、油炸及生冷食品,如辣椒、冰饮等,以免助燥伤阴,影响肺脾功能。
“起居宜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之势。”谢皛介绍,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应及时添衣,特别注意腹部、关节和脚部保暖。民间素有“白露勿露身,着凉易泻肚”之说,夜间睡眠时应关窗盖被,防止寒邪入侵。在运动方面,推荐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强度较低的项目,以身体微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津液耗伤。
白露期间,常见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问题。谢皛说,由于燥邪犯肺,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燥、鼻干出血、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等。中医应对以“润”为法,可适当饮用百合雪梨汤、罗汉果茶,或遵医嘱服用养阴清肺丸、秋梨膏等缓解症状。脾胃虚弱者需慎食生冷,可加入生姜、红枣以温中。体弱及老年人群体还可通过艾灸足三里、肺俞等穴位增强正气。
秋季易引发“悲秋”情绪。谢皛建议,多参与户外活动,与亲友相聚,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午后可适当听舒缓音乐或进行深呼吸训练,有助于情绪平稳,应避免过度思虑和长时间独处。
“白露是秋冬进补的重要过渡期,防燥之余,需兼顾健脾与保暖,以达到身心调和、健康入秋。”谢皛说。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 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节气与健康)
- 中新健康丨秋乏可能是身体在预警
- 它是“癌王”之一!这2个饮食习惯再不改就
- 这种病会导致孩子高低肩、驼背......甚至影
- 减脂控糖,零食界刮起“干净配方”风
- 把内衣放大,看到大量细菌!如何看待显微镜
- 中国专家团队完成全球首项同种异体人工再生
- 山东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亮点纷呈 以红色
- 长三角铁路暑运旅客发送人数创历年新高
- 凉山学子在浙江宁波国门开启“开学第一课”
- 开学首日广东各地海事部门多举措护航学生“
- (文化中国行)探访中国大运河“智慧大脑”
- 电影《营救飞虎》华南首映 东江纵队后代望
- 人工智能合成内容新规落地 互联网平台纷纷
- 中央气象台:陕西河南等地有较强降水
- 甘肃民勤县95后大学生仲麟带动4.1万余人次
-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这样破解
- 陕西河南等地雨势较强 江南华南等地有高温
- 北方冷空气频繁秋凉感突出 南方持续闷热明
- 重温鲁迅“抗战精神”:手中的笔就是最锋利
- 国际最新研发空气芯光纤:可降低光损耗提升
- 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 2025暑运武铁累计发送旅客3936.46万人次
- 国际最新研究:AI可增强脑机接口操控力
- 人气旺、消费热!“老空间+文化IP”化身潮
- 9月上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
- 4万人一起“开学”!为什么选日校、夜校
- 挖掘“样式雷”文化 江西九江绘就畲族村寨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船览尽锦江花月 夜经
- 年轻人爱上逛动物园
酷图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