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家秦有田和他的绘画艺术(组图)

发布时间:2017-10-20 15:56:41
编辑:
来源:
字体:

【艺术简历】

秦有田,字孤鸿,号苦藤,磨驴,虚白等。斋号曾用五味寒斋,流水居,破茧居,二亮精舍,清淡无为居,高远居等。1970年出生于山东沂水,后迁吉林省定居。自幼随母习画。曾入清华等美术院校深造,亦多求教古今名家经典是有所悟,自学不止。少牧牛猪,农工学商,人民教师等都有所涉猎,杂而不专一事无成矣,唯绘事不改初衷。办过多次个展和联展并获奖,作品被中外藏家所珍藏。中国美协会员。现为职业画家。

《困而知之》

黑土地上的孤鸿

■刘英儒

孤鸿,即秦有田,一个农民的儿子,也许缘于对黑土地的眷恋和热爱,他的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东北农村广阔的原野和质朴粗旷的民风,乃至黑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都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为人民服务》

秦有田,像这个极具农村特色的朴实的名字一样,他的作品的风格也一样厚重而朴实。他绝少使用华丽的修饰和明艳的色调,空灵和夸张的手法亦不多用,轻佻的东西根本没有,他更喜欢把浓厚的感情寄于平凡而朴素的景物中。由于多采用略显灰暗的色调,萧索有余生气不足的景物,他的作品里荡漾着一种凄清,落魄又略显忧郁的情调。

《大味必淡》

画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领悟生活。同时,也将自己的悲欢情愁,自己的思索和感悟,或鲜明或隐讳地展现出来,一幅幅凝聚着智慧和血泪的画作以时间为顺序贯穿起来,尤如作者一首思想旅程的史诗。

《三年吃素立地成佛》

当我流连于百余幅画的世界里,当我长久地凝望那些精美的作品出神,当我翱游于作者精神海洋里,当我用心去体验作者当年油灯下作画的感觉,我感受到心灵的撞击和强烈的共鸣。我喜欢文学,欣赏文字的表现力,可当我为画中美好的境界细致而复杂的感情所心潮澎拜时,我却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当时的心境,我感受到语言的苍白。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在展出的作品中,我特别喜欢一幅名为《篱笆下》的素描,画中一只肥硕,雄健,羽翼丰满的公鸡,半展翅膀昂首踏着残雪向篱笆外面走去,同时转过头,审视着篱笆。整幅画色彩对比鲜明,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犹有突出羁绊,寻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展翅腾飞的远大理想,反顾的目光又充分体现出作者当时彷徨而矛盾的心情,画名点出“寄人篱下”的主旨。正是作者当时理想抱负难于施展,而又不甘沉沦的生活写照。

《忙忙碌碌》

工笔画《达摩面壁》,写意画《我心中的绿洲》,《净土》等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和目标,既定契而不舍的坚强毅力。当然啦!也不乏国画《雁南飞》《桂林山水》等清丽淡雅之作,这无疑体现了作者绘画技艺的日益成熟和全面。另外《钟魁醉酒》《猫头鹰》《看尽世人梦未醒》等写意画也反映了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掲露和辛辣讽刺,尽管其中隐含着某种消沉和无奈。

《童年乡村梦想曲》

我崇拜艺术家,因为艺术形象的创造和上帝创造人类一样伟大。艺术形象的创造实质上是一个艺术家将心中构思再现出来的过程。因而,艺术家永远也创造不出自己心中没有的形象。因而,评价一个画家绝不仅止于技法,功力,甚至构思,画家的思想修养,生活态度,文化素质对其作品的质量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正是孤鸿艰难的境遇,诚朴的性格,坚强的性格和深厚的哲学功底赋予他的作品以厚重朴实的人格魅力。

《天那边飘过的云》

谈起将来的发展方向,他毫不掩饰地说:“国画,中国画早在千余年前便达到极高的艺术造诣。而今天却远不及源于国面的日本画的声誉。这决不能说中国画发展到了尽头,相反是它缺乏创造和革新。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艺术生命将枯萎。因而,他下决心学习国画,一方面从佳流中吸取精华,一方面学习西洋技巧,创造一种有现代特色的国画,使中国画重振雄风。”他那么自信,那么坚定,目光投向遥远的天空。

《童年记事》

凝注着《雁南飞》辽远的画面,我忽有所感悟。孤鸿,既然选择了南回归线,就注定了艰难的跋涉,艰难的跋涉中,他将不再孤独,他必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群体和家园。

他来自东北广阔的黑土地,他热爱那生养他的自由的空间,那里有他赖以生存的艺术源泉,所以,他必将回来,因为他是黑土地上的孤鸿。

刘英儒1995年写于长春

《佛音》

《前不见古人》

《春天里》

《相恋相伴过一生》

《春来早》

《行吟图》

《常念不如挂心》

《种瓜得豆》

《思归图》

《归园田居诗意图》

《冷眼观世间图》

关键词: 画家 绘画 组图

   原标题:当代画家秦有田和他的绘画艺术(组图)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近更新
www.cqljszjc.cn 两江新区城市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两江新区城市网(www.cqljszj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10346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295 911 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