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用好暑假“黄金陪伴期”的3个建议来了
暑假期间,校园重归宁静,家庭热闹起来,假期也成为家长陪伴孩子的“黄金期”。然而,有的家长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甚至把孩子放假在家当成一种负担……
暑假不应是“看管难题”的爆发期,而是补上“陪伴课”的黄金期。
家长不妨用好这段宝贵时光,主动加强亲子联结,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又快乐的暑假。
暑假期间,孩子脱离了学校的集体环境,家庭成为其主要生活场所,家长的监护责任因环境原因而更加凸显。
从身份的角度,家长应该尽到对孩子的陪伴义务;
从家庭伦理的角度,陪伴也是一种亲子之间血脉相连的情感契约。
假期中,家长不妨尝试一下“角色置换”:放下“教育者”的姿态,以“同行者”“成长者”的身份参与孩子的生活。
或陪孩子打一场球,或认真听他讲一讲同学间的趣事,或一起来一场亲子旅行……这种平等的互动,恰恰体现了伦理契约中最珍贵的“双向尊重”。
当孩子在家庭中获得足够的情感滋养,便会将这份安全感外化为对他人的信任、对社会的责任感。
反之,长期缺乏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
对孩子的陪伴,看似是家庭内部事务,实则是在培育有温度、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公民。
陪伴还是维系家庭系统平衡的“黏合剂”。
暑假期间通过陪伴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
一是可以与孩子共同制订“假期陪伴清单”,让责任可视化。
比如每日共同锻炼30分钟、每周1次家庭读书分享、每月1次亲子户外实践等。
清单的核心是“共同参与”,而非家长单方面的指令与要求。
二是掌握“沟通三原则”,摆脱对话困境。
在亲子沟通中,建议遵循“倾听优先”“共情回应”“就事论事”三原则。
如当孩子抱怨“暑假太无聊”时,先耐心询问“你觉得什么事情能让你开心”,而非立刻反驳孩子;当孩子因游戏玩输了发脾气时,可以说“我理解你现在很沮丧”,再引导其思考“下次可以怎么改进”……
三是善用“矛盾契机”,化冲突为成长。
亲子冲突在暑假难免发生,关键是将其转化为教育契机。
当孩子拒绝完成约定的任务时,家长可采用“后果体验法”:若拒绝整理房间,则让其体验找不到物品的不便;若过度沉迷游戏,则按约定暂停娱乐时间,同时引导其反思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暑假里的每一次冲突,都是孩子学习“情绪管理”与“问题解决”的实战课。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电影,暑假作为其中的“慢镜头”,承载着修复关系、积蓄力量的特殊价值。
家长的高质量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盼望每个家庭都能多一些陪伴的智慧。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
- @家长,用好暑假“黄金陪伴期”的3个建议来
- @家长,用好暑假“黄金陪伴期”的3个建议来
- 为了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共青团少先队广泛
- AI时代,当少年与诗词相遇——从“词穷”到
- 《扫毒风暴》持续热播,口碑收视均表现突出
- 音乐与城市双向奔赴!申城演唱会多点开花
- 陈佩斯携《戏台》回归银幕 京产京味喜剧带
- 当代中国交响佳作如何更多被听见 全国业内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舞蹈无声却振聋发
-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鼓楼那些事儿》在
- “凡人英雄”就这样破屏而出 “手持镜+纪
- 爱奇艺“大片计划”重磅电影项目《1840》开
- 冲破盗墓剧迷雾 文保剧破土新生
- 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来华巡演
- “倪郝”组合横空出世!倪大红郝云单曲《半
- 走出影院看到的繁华中国 就是这部电影的最
- 《南京照相馆》:至暗时刻的微光显影
- 《扫毒风暴》高分收官 导演五百接受记者采
- 新时代中国音乐的破与立
- 暑期综艺吹来“书院风”
- 国内首档聚焦工业文化的节目《中华考工记》
- 小船头运河奇遇:一场献给孩子的人生漂流
- 《南京照相馆》口碑票房创双高 影片即将启
- 《华山论剑之九阴真经》播出 梅超风人物前
- 优酷“少年幻”单元再出漫改佳作 《凡人修
- 票房破59亿元!今年暑期档有何看点
- 电影《猫和老鼠:星盘奇缘》8月2日全国上映
- 陈龙:参演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肯定是一次精神
- 打拐题材剧《利剑·玫瑰》登上收视排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