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难题发布
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连续8年组织开展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集智攻关,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遴选重大问题难题的标准是什么?发布重大问题难题有哪些意义?参与本年度重大问题难题遴选的科学家就此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
入选问题难题应具备8个特点
在本年度重大问题难题终选会上,23名科学家齐聚一堂,针对入围的问题和难题阐述推荐理由。记者发现,不同学科领域问题遴选标准各有侧重。
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特点在于目标导向明确。江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说,这类问题的解决往往需借助基础研究突破,可推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此类研究不像基础研究那样‘天马行空’,而是从需求出发,最终指向应用落地。”他说。
重大科学问题更强调“底层逻辑”。在重大问题难题终选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冰松推荐了一个问题——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邹冰松说,希格斯粒子是标准模型中最晚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对其性质的研究可能是突破现有物理理论的关键,但其性质至今不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短期内未必产生应用价值,但从长远看可能引发革命性突破。”他说。
虽然不同领域各有侧重,但科学家推荐问题难题时都体现了一些共性标准: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回应社会民生关切,或体现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
参与重大问题难题遴选的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说,入选问题难题应具备8个特点: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引领性、可行性、长远性、动态性、创新性。“这些标准如同筛网,可以确保入选问题难题是真问题、真难题,能对国家长远规划产生深远影响。只有聚焦这些本质问题难题,才能避免科研资源的分散。”丛斌说。
基于对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重大问题难题遴选方式发生变化:从“各个学会收集问题并投票”转变为“科学家提名推荐”。
陈坚认为,这一转变的核心价值在于“站位更高”。科学家凭借对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能更精准地识别关键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更聚焦问题的战略意义。”陈坚说。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认为,发布重大科学问题可引导学科发展,也是一次科普机会。
重大问题难题发布意义重大,如何提升问题质量并促进其解决?
在质量提升方面,陈坚提出“三层共识”机制:首先,由科学家领衔提炼问题,凝聚学术共识;其次,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组织,形成政策共识;最后,吸引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达成产业共识。
在落实层面,“持之以恒”成为关键词。陈坚强调:“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要抓住核心,久久为功。”以景益鹏关注的“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为例,解决该问题需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的巨大投入,更需理论物理的突破。
重大问题难题如同灯塔,指引着中国科技驶向更广阔的未来。正如陈坚所言:“发布重大问题难题,是应对当下科技创新挑战的起点,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伏笔。”
- 2025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难题发布
- 工信部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6361亿元税惠“红包”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
- 量子技术产业化需要耐心支持和理性环境
- 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全面提速
- “人工智能艺术联盟”在京成立
- 我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国际标
- 上半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800多万辆
- 智慧农场,科技拓展想象
-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进一步规范 涉及算法、
- 智慧农场,科技拓展想象
-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进一步规范 涉及算法、
- 新华全媒+|我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
- 权威访谈|“牧”星“耕”月!中国探月工程
- 2025年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东举
- 蜱虫叮咬或致急性传染病 专家:夏季出行谨
-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为全球卒中患者提
- 宁夏发布三项医学领域地方校准规范
- 部分“网红医生”假借科普名义敛财,国家卫
- 夏日三大过敏“元凶”伤身扰人 专家送上防
-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当心症状加重!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酒店摆地摊,人间烟火亦是商业价值
- 黄山至乌兰巴托国际包机航线开通
- 35家上市银行年度分红超5000亿
- 民政部:二季度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各困难群
- 葡萄酒产业“烟台样板”:配套产业综合产值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
- 纯苯期货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